Ⅰ、考試內容
第一章 社會工作的領域與內涵
第一節 社會工作的緣起與發展
一、西方社會工作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
二、西方社會工作的產生
三、社會工作的發展
四、中國社會工作的發展
第二節 社會工作的領域
一、社會工作領域的逐漸擴大
二、社會工作領域隨著社會進步而擴大
三、社會工作的領域
第三節 社會工作的內涵與類型
一、社會工作的定義
社會工作(social work)是以利他主義為指導,以科學的知識為基礎,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的助人服務活動。
二、社會工作的構成要件
社會工作者、受助者、社會工作價值觀、 助人活動
三、社會工作的類型
1.最初形態與現代形態
2.普通社會工作、實際社會工作、專業社會工作
第四節 社會工作與其他社會科學的關系
一、社會工作的學科性質及其與其他社會科學的聯系
二、社會工作與社會學的關系
三、社會工作與社會心理學的關系
四、社會工作與其他社會科學的關系
第五節 中國體制轉變中的社會工作
一、中國體制改革的內容及其特點
二、體制改革和社會進步對發展社會工作的要求
三、當前中國社會工作的組織模式
第二章 社會工作的功能
第一節 社會工作者及其角色
一、社會工作者的特征
二、社會工作者在助人過程中的作用
三、社會工作者的角色
第二節 社會工作的主要功能
一、功能的涵義與類型
二、社會工作的助人功能
三、社會工作對社會秩序的意義
四、社會工作對助人與維持社會秩序之間關系的理解
第三節 社會工作功能的實現
一、實施社會工作的一般過程
二、實施社會工作的組織模式
三、社會制度對實施社會工作的影響
第四節 中國體制轉變中的社會工作
一、中國體制改革的內容及其特點
二、體制改革和社會進步對發展社會工作的要求
三、當前中國社會工作的組織模式
1.社會工作組織模式的路徑依賴
2.社會工作的制度創新
3.轉型期我國社會工作的提供模式
第三章 社會工作的價值體系
第一節 價值在社會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
一、價值和社會工作的歷史演化
二、價值和社會工作的總體界定
三、價值和反價值
第二節 西方社會工作的價值體系
一、西方社會工作價值的基礎
1.新教倫理2.人道主義
3.社會福利觀
二、西方社會工作傳統的價值體系
1.操作定義的價值體系
2.比斯臺克的價值體系
3.泰徹的價值體系
三、西方社會工作價值體系的矛盾
1.社會意識形態和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對立
2.不同學派之間的價值觀爭論
3.社會、機構和社會工作者在價值觀上的矛盾
第四章 社會工作理論
第一節 理論在社會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
一、社會工作需要理論
二、理論在社會工作中的功能
第二節 西方社會工作理論的發展與邏輯結構
一、西方社會工作理論的發展
二、西方社會工作理論的邏輯結構
第三節 西方社會工作理論流派與歸類
一、西方社會工作理論流派
1.心理分析學派
2.認知理論
3.行為主義理論
4.社會系統理論
5.標簽理論
6.溝通理論
7.人文主義理論
8.激進的人文主義理論
9.馬克思主義理論
10.“增權”或“倡導”理論#p#分頁標題#e#
11.女權主義理論
第五章 社會福利制度
第一節 社會福利制度的內涵、分類與功能
一、社會福利與社會福利制度的內涵
二、社會福利的分類
1.社會福利的二分法
2.社會福利的三分法
三、社會福利的功能
第二節 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制度的關系
一、社會福利作為人-資源-行動的綜合系統
二、社會工作是社會福利服務的傳遞體系
三、社會福利模式對社會工作專業化服務的影響
第三節 當代社會福利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一、資本主義福利國家的建立與發展
二、中國社會主義福利制度與社會工作的發展
第六章 社會個案工作
第一節 社會個案工作的涵義與歷史發展
一、社會個案工作的要素
1.方法要素;2.工作對象要素;3.過程要素;4.科學與藝術要素;5.雙向性要素
二、社會個案工作的涵義
三、社會個案工作的發展歷史
第二節 社會個案工作的過程與基本技巧
一、社會個案工作的過程
1.接案與建立專業關系
2.對案主的需要與問題進行評估
3.訂立工作計劃、介入干預、總結與檢討
二、社會個案工作的技巧
1.溝通技巧;2.關系技巧; 3.過程技巧(包括接案和約定技巧、評估技巧、簽訂契約技巧、介入技巧、檢討總結技巧)
第三節 社會個案工作的理論模式與實務方法
一、危機介入模式
1.危機的含義
2.危機介入的技術
3.有關理論
二、任務中心模式及其實務方法
1.發展歷史
2.問題解決的過程
3.步驟與方法
4.優點
5.相關能力要求
三、“社會-心理”模式
1.一種認識和理解問題的方法
2.心理預防機制-人格結構-自我強度
3.模式的框架
四、行為治療模式
1.四種學習形態
2.主要技巧與過程
3.框架
五、敘事治療模式
1.理論假設
2.特點:可以讓社會工作者和案主反思、調整對生命的態度,明確生命的抉擇,重寫生命故事,將人們從壓抑的文化假設中解放出來,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
3.過程
4.技巧
第七章 社會小組工作
第一節 小組工作的基本概念
一、小組工作的緣起與發展
二、小組工作的定義
三、小組工作的功能
四、小組類型
第二節 小組工作的理論與模式
一、小組工作的理論基礎
1.心理學理論
2.學習理論
3.系統理論
二、小組工作的三大模式
1.社會目標模式
強調社會系統對人或群體的影響,個人的問題通過改善社會系統來解決
2.治療模式
更關注個人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小組是治療個人問題的手段
3.互動模式
既關注個人也關注環境,通過個人、小組和社會系統之間的開放與相互影響,以達到增強個人和社會的功能。
第三節 小組工作的發展階段與過程
一、小組工作的發展階段
1.前屬期階段
小組成員處于矛盾的困境,他們的心理狀態是觀察和探求身外環境,對他人既接近又戒備。
2.權力和控制期
成員通過競爭確立自己的角色,形成小組的初步結構。
3.親密期;4.分辨期;5.分離期
二、小組工作過程
溝通方式
三、小組中的社會控制
1.規范的功能
2.角色的作用
3.凝聚力與目標
第四節 小組工作的原則與技巧
一、實踐原則
二、技巧
1.一般性技巧
2.促進溝通的技巧
3.組織會議的技巧#p#分頁標題#e#
第八章 社區工作
第一節 社區工作的涵義與發展
一、社區工作的一般涵義
社區工作是以整個社區及社區中的居民為服務對象,提供助人的、利他的服務的一種社會工作專業方法。
二、社區工作的發展歷程
三、社區工作的定義
1.社區組織的定義
2.社區發展的定義
3.社區工作的定義
四、社區工作的目標
第二節 社區工作的理論
一、基礎理論
1.社會分析和意識形態
2.社會變遷理論
3.社會運動理論
二、實施理論
1.社區工作的模式
(1)地區發展模式
該模式鼓勵居民通過自助和互助去解決社區內的問題,工作的重點是提高居民的民主參與意識、培養當地人才。這個模式通常用于那些比較簡單的社區。
(2)社會計劃(社會策劃)模式
該模式是依靠專家的意見,推行某些政策來解決社區的問題。該模式通常適用于處理復雜的社會問題。
(3)社會行動模式
該模式是社區工作者動員組織社區居民采取集體行動,以自下而上的形式爭取公正解決問題。該模式適用于那些情況比較復雜、社會矛盾比較多的社區。
2.社區工作的原則
巴特恩的四大原則;
阿瑟·鄧漢姆的四大原則;
聯合國提出的社區發展的十項原則;
徐震的八大原則;
胡文龍的六條原則
3.社區工作的介入手法
4.社會工作者的角色
第三節 社區工作的過程和技巧
一、社區工作的過程
1.建立關系
2.收集資料
3.制定計劃
4.社區行動
二、社區工作的基本技巧
1.分析技巧
2.關系建立技巧與維系技巧
3.動員及組織技巧
4.活動程序設計的技巧
5.行政管理技巧
第九章 社會行政
第一節 社會行政的涵義與功能
一、社會行政的涵義
1.什么是社會行政
社會行政是依照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種資源,實施社會政策,以向有需要者提供社會服務的活動。
2.社會行政與社會管理、公共行政的區別
二、社會行政的層次:
宏觀社會行政與微觀社會行政
三、社會行政的地位與功能
第二節 社會行政的內容
一、計劃
1.計劃的內容
環境因素分析、過程規劃、編制預算
2.計劃的模式
理性決策模型、漸進決策模型、有限理性模型、計劃過程模型
二、組織
1.社會服務組織的結構
2.組織成員的招錄
三、督導與激勵
1.督導
2.激勵
四、協調與控制
1.協調
2.控制
五、評估與報告
1.評估的類型
2.評估的方法
第三節 中國的社會行政
一、中國社會行政的發展歷史
二、20世紀中期以來的中國社會行政
社會行政依托于單位制,福利資源集中于政府部門,造就了一大批實際社會工作者。
三、改革以來的中國社會行政
“企業辦社會”的狀況開始改變,社會福利職能由單位向社會轉移,私企則用貨幣購買福利服務。
“單位”的社會行政能力弱化,社會行政的性質由政治化轉向行政與經濟相結合。
社會福利格局由原先的政府的一元化轉向由政府、單位、民間機構共同承擔。
第十章 兒童社會工作
第一節 兒童社會工作概述
一、兒童的生理心理特征
瑞士學者皮亞杰認為,兒童的主要認知方式是具象思維,主要靠感覺和模仿來認識整個世界,非常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美國心理學家鮑倫德認為家庭教養方式對孩子的社會化影響很大。
二、兒童社會工作的含義#p#分頁標題#e#
1.兒童社會工作是面向所有兒童的工作。
2.兒童社會工作的目的是自我發展的潛能,促進兒童全面發展。
3.兒童社會工作需要專業人員與非專業人員的結合。
三、兒童社會工作的特征與功能
1.特征
1.福利性;2.社會性服務為主;3.專業性
2.功能
(1)保障的功能;
(2)社會安全的功能;
(3)發展的功能
第二節 兒童社會工作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一、關于兒童發展的主要理論
1.生物學方面的理論
2.心理學方面的理論
3.社會學方面的理論
家庭、社區與組織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
4.文化學方面的理論
二、兒童社會工作的基本內容和途徑
1.兒童福利及其政策
兒童福利的含義與類型;兒童福利行政
2.兒童社會工作的內容
(1)推動有關兒童的立法,保護兒童權益;
(2)促進對兒童的養育及衛生保??;
(3)推動兒童教育事業;
(4)營造良好的家庭及社會環境;
(5)加強孤兒、棄兒與殘疾兒童的工作
三、兒童社會工作的基本方法
1.個案工作
2.團體工作
3.社區工作
第三節 中國的兒童社會工作
一、發展歷史
二、現狀
1.中國兒童社會工作的內容
(1)兒童福利政策
(2)普遍的兒童福利服務與特殊兒童社會工作
(3)民間兒童救助
2.中國兒童社會工作機構與職能分布
行政系統包括有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共青團、婦聯、民政系統等。
其他機構主要是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設立的婦女兒童室;國務院各部委有關的兒童工作部門;共青團的少年部;婦聯的兒童部;中國少年先鋒隊等。
第十一章 青少年社會工作
第一節 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概念
一、青少年時期的特征
1.生理的急劇發展
2.是兒童向成人的過渡轉折期
3.是影響深遠的關鍵期
4.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
二、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涵義
青少年社會工作是根據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智力水平、興趣傾向、家庭背景等情況,予以個別的或集體的輔導,使其獲得正常的發展與進步。
1.是面向青少年的社會工作;2.以青少年的發展為根本目的;3.輔導是其本質特征;
4.具有明顯的社會功能。
第二節 青少年社會工作的理論基礎
一、生物進化理論
1.生長順序與時間理論; 2.復演理論
二、精神分析理論
1.性心理發展論;2.人際關系理論;
3.心理社會理論
三、學習理論
1.操作學習理論;2.發展階段和任務理論
四、社會文化理論
五、角色扮演理論
社會角色的失調:
角色沖突、角色不清
角色中斷、角色失敗
第三節 青少年社會福利
一、青少年福利的涵義
狹義上來說是指由特定形態的機構向特殊的青少年群體提供的特定服務,廣義上來說是指面向所有青少年的、旨在促進每個青少年全面發展的福利服務。
可以分為發展性的青少年福利和補救性的青少年福利,前者重點在于促進青少年的發展,后者主要是針對處于困境中的青少年而提供的救助、矯治和扶助服務。
二、青少年的福利需求
三、關于青少年福利政策的基本原則
第四節 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內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與輔導
二、道德及品格的輔導
三、學業指導
四、健康成長指導#p#分頁標題#e#
五、就業輔導
六、生活方式輔導
七、社會交往指導
八、婚姻服務
九、特殊青少年服務
第五節 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方法
一、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基本方法
1.個案輔導:
商談與觀察;訪問;共同活動
2.團體活動
榜樣示范;行為鍛煉;情景感染;
競賽激勵;角色模擬
二、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具體形式
1.通過團體和組織實施
2.通過基地實施
3.通過服務機構實施
4.單獨實施
第六節 中國的青少年社會工作
一、中國青少年社會工作機構
1.共產主義青年團
2.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
二、中國青少年社會工作現狀與發展
第十二章 老年社會工作
第一節 社會變遷與老年問題
一、老年問題的提出
1.客觀地談談你對老年的看法與態度
2.社會變遷與老年問題的形成
二、影響老年社會工作的主要因素
1.經濟發展
2.社會政策
3.文化因素
第二節 老年社會工作的理論與方法
一、老年社會工作的理論
1.社會撤離理論
2.活動理論
3.連續性理論
4.符號互動論
5.社會交換理論
二、老年社會工作的方法與技巧
(一)老年個案工作
1.原則
2.技巧:懷舊、生命回顧
1.老年小組工作
(1)原則
(2)技巧
第三節 老年社會工作實務
一、機構照顧
機構照顧是指在專門為老人提供護理、食宿照料的各種福利院和敬老院,對老人實施的照顧。
目前我國機構照顧面臨的問題主要是:
1.養老機構的供需之間存在差異;
2.機構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較少接受專業訓練。
二、社區照顧
第十三章 婦女社會工作
第一節 婦女社會工作概述
一、什么是婦女社會工作
主要以婦女為服務對象的社會工作,也就是針對婦女在自我成長過程中,在參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家庭生活過程中遇到的群體或個體問題而開展的社會服務性工作。
二、中國內地與香港的婦女社會工作
1.中國內地的婦女社會工作機構
2.香港婦女服務的特點。
第二節 婦女社會工作的理論
一、馬克思主義婦女觀
1.婦女被壓迫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的社會現象;2.婦女解放的程度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3.參加社會勞動是婦女解放的一個先決條件;4.婦女解放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5.婦女在創造人類文明,推動社會社會發展中具有偉大的作用;6.男女平等是促進我國社會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7.將性別觀點納入決策主流。
我國實際婦女社會工作原則
二、女性主義
三、社會性別理論
第三節 婦女社會工作方法
一、婦聯組織主要工作方法
二、婦女增權
增權理論主張在宏觀的社會變革未發生之前,社會工作者應協助服務對象向現存的社會結構爭取權利,促使現存的社會結構產生一些有利于服務對象的制度安排。
在婦女工作領域,增權理論要求加強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的宣傳教育,積極倡導出臺有利于婦女發展的社會制度,對家庭婚姻權益受害者積極開展增權工作。
三、建立社會支持網絡
第十四章 家庭社會工作
第一節 家庭社會工作概述
1.什么是家庭社會工作
家庭社會工作是以家庭為本的社會工作介入,即動員社會及家庭資源,促進家庭正常運轉及發展的社會福利與服務。
2.社會轉型中的家庭變化#p#分頁標題#e#
(1)家庭結構的小型化、簡單化與多樣化
(2)家庭功能重心的轉移
(3)家庭關系感情化、平等化
(4)家庭支持網絡的變化
3.社會轉型期的婚姻家庭問題
(1)市場經濟沖擊婚姻家庭;
(2)婚戀道德準則失范;
(3)離婚率上升;
(4)婚姻質量仍存在問題;
(5)婚姻沖突、家庭暴力問題突出;
(6)代差日益擴大;
(7)家庭養老問題日益嚴峻。
4.家庭社會工作的任務
(1)提供物質性服務,協助家庭生活有序運轉;
(2)提供法律及心理援助,增強家庭的應變能力;
(3)開展教育與培訓,提高家庭整體素質
第二節 家庭社會工作的內容
一、國外及港澳臺地區的家庭社會工作
二、中國內地的家庭社會工作
1.體制內的家庭社會工作
(1)家庭救助
(2)家庭生活服務
(3)教育與培訓
2.非政府組織開展的家庭工作
( 1)救濟與扶助
(2)家庭心理輔導
(3)家庭能力建設
第三節 家庭社會工作的理論
一、家庭系統理論
1.相關概念
目標、構成要素、運作的秩序、能量、環境
2.特點
(1)相互聯系、相互制約
(2)改變機制與平衡機制
3.應用與評價
家庭系統理論可以使社工用綜合、全局的眼觀來分析問題,從原來的直線因果關系思維轉向循環的互為因果關系的思維。
二、家庭生命周期
1.階段劃分及各階段任務
新婚期、育兒期、教育期、向老期、孤老期
2.應用與評價
家庭生命周期理論的運用可以使社工與家庭一起討論生命周期各階段面對的不同生活內容,提醒家庭清醒地調整自我認知能力與婚姻生活能力。
三、家庭溝通理論
一般地講,溝通理論適用于在相對平等的關系調整中使用,尤其是所有成員都有求助意愿時;不適用于對婚姻暴力、家庭暴力的處理。
四、家庭沖突理論
由于家庭成員是由婚姻愛情和血緣親情結成關系的,因此家庭沖突往往表現的很微妙,沖突常常被合理化、正?;?,也會影響外界的介入,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
將家庭沖突理論應用于實踐,可以對各類沖突進行分類輔導與干預。
第十五章 醫務社會工作
第一節 醫務社會工作概述
一、醫務社會工作的概念
醫務社會工作泛指醫藥衛生和健康照顧服務領域中的社會工作專業服務。
醫務社會工作的內涵與外延都在擴大: 生理疾病 心理疾病 社會病理學;
醫療處境 健康照顧處境
醫務社會工作的目標群體也在相應擴大: 病人 亞健康人群 “身心健康”人群;
二、醫務社會工作的內容:
醫務社會工作的內容廣泛多樣,覆蓋每個人的生命歷程與健康需要,如: 疾病預防、醫療治療、健康照顧、社區康復、公共衛生;婦幼保健、營養食品、免疫接種、學校衛生、企業衛生、城市衛生;從兒童到老人的生理、心理、社會的全面性健康。
相應地,醫務社會工作者扮演著宣傳者、教育者、管理者、決策者、代言人、健康照顧者、服務協調者、溝通交流者等角色。
三、醫務社會工作的原則
核心原則是將病人作為完整的人來看待,為病人提供更好的健康照顧服務。
這是對傳統臨床醫學觀念的改進,解剖學與病理學角度將病人看作是產生病變的物體,是“異類”,因而將整體的、全面的人人為地割裂開來。
四、醫務社會工作的地位#p#分頁標題#e#
醫務社會工作在發達國家已成為最重要和最具發展前途的領域,這是因為:身心健康成為現代人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健康照顧服務是社會福利制度框架中最基礎、最有發展前景的領域。
第二節 醫務社會工作的知識與理論基礎
一、醫務社會工作的學科基礎
二、醫務社會工作的主要理論
醫務社會工作的理論體系越來越豐富,從不同視角理解健康。
1.有關健康的理論
(1)生理-心理-社會健康觀。
(2)健康危機干預和壓力管理的理論。
該理論接受生理-心理-社會健康觀,認為導致健康風險的因素眾多,而健康危機干預是醫務社會工作的基本職能,其核心是應對,基本方式是壓力管理、生活技能培訓、增權和病人自助等。該理論適用于多種健康處境,特別是慢性病人、亞健康狀況和生活壓力較大的群體。
(3)健康照顧或衛生保健的觀點。
健康照顧的主要關注點是那些出于健康風險的弱勢群體,照顧范圍從生活、情感等,它普遍適用于各種健康處境。
2.社會性別與人文取向的理論
(1)社會性別觀點。
以女性主義為基礎,主要關注性別與健康狀況。認為現有健康照顧體系主要是以男性健康需要為基礎設計的,并從男性的角度考慮女性需要,而女性有自己獨特的健康需要。
(2)人文關懷視角,
該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所有公民都有權利要求國家提供基本的健康服務,以尊重人的價值,維護人的尊嚴。
3.系統取向的理論
第三節 醫務社會工作的健康照顧體系
一、健康照顧體系
健康照顧的前身是醫療照顧,后者主要局限于臨床醫療活動,健康照顧概念反映的是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和健康概念的轉變,將視野擴展到醫院及醫護人員以外。
現代健康照顧體系的主要特征是健康照顧服務的“福利化”。
二、醫務社會工作的介入領域
1.預防保?。喝绛h境保護、食品營養、禁煙禁毒、健康教育等。
2.臨床醫療:各科室均可介入。
3.康復服務:醫療康復、教育康復、職業康復、社會康復、社區康復等。
4.個人與家庭健康
5.社區健康
6.國家健康政策
第四節 醫務社會工作的實務與方法
一、醫務社會工作實務
1.政策與制度層面的醫務社會工作
2.在院與社區的醫務社會工作
如醫患關系、醫療糾紛、醫療保險、出院計劃、愈后康復等
3.面向弱勢群體的醫務社會工作
二、醫務社會工作的方法
個案工作、團體工作
第十六章 殘疾人社會工作
第一節 殘疾人社會工作概述
一、殘疾人社會工作的含義
1.殘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能力的人。
2.殘疾人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者運用社會工作方法幫助殘疾人補償自身缺陷,克服環境障礙,使他們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分享社會發展成果的專業活動。
3.中國殘疾人工作的發展:1988年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成立;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頒布與實施。
第二節 殘疾人社會工作的理論與方法
一、殘疾人問題的理論解釋
1.個人責任論
2.社會責任論
3.標簽理論
4.正?;碚?br />
二、殘疾人社會工作的理論基礎
1.供養理論
2.回歸社會論
3.增能理論
三、殘疾人社會工作的方法
(一)基本模式
1.個人模式
2.社會模式
(二)具體方法
1.社會康復
2.社區康復
3.職業康復
第三節 中國的殘疾人社會工作
一、中國殘疾人社會工作的理論基礎
二、中國殘疾人社會工作的組織體系#p#分頁標題#e#
三、政府機構的殘疾人工作
四、殘疾人組織的社會工作
第十七章 矯正社會工作
第一節 矯正社會工作的涵義
一、矯正的涵義及其功能
二、矯正社會工作的含義
矯正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者在專業價值觀指引下,運用專業理論和方法、技術,為罪犯及其家人在審判、監禁處遇、社會處遇或刑釋期間,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輔導、行為糾正、信息咨詢、就業培訓、生活照顧以及社會環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結構,修正行為模式,適應社會生活的一種福利服務。
1.矯正社會工作是一種社會福利服務;2.其對象是罪犯或違法人士;3. 屬于司法矯正體系;4.是專業化服務。
第二節 矯正社會工作的理論與實務
一、矯正社會工作的理論與價值觀念
1.人道主義
2.新社會防衛論
3.價值觀念:接納-可塑性-個別化
二、矯正社會工作的介入途徑
1.司法審判前的服務;
2.監獄處遇中的服務;
3.社會處遇中的服務;
4.對刑釋人員的服務;
5.對違法青少年的服務。
三、矯治社會工作的機構
1.組織機構
2.工作人員
對專職人員的要求
第三節 中國內地的社區矯正工作
一、什么是社區矯正
二、中國社區矯正工作的主要內容
第十八章 反貧困與社會工作
第一節 貧困問題概述
一、什么是貧困
1.絕對貧困與相對貧困
2.貧困的測量
恩格爾系數;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實際生活質量指數
二、關于貧困的理論解釋
個人責任論;貧困文化論;結構性解釋(馬克思主義、沖突理論、結構功能主義、制度性安排、社會變遷);
三、世界及中國的貧困狀況
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中國
第二節 國際反貧困的理論與實踐
一、傳統方式:
1.福利制度;2.緩貧計劃
二、西方福利政策的轉向
1.資產建設理論:政府有組織地引導和幫助窮人進行資產積累與投資,而非簡單地直接增加其收入與消費。
2.社會投資理論:強調經濟政策與社會政策的結合,將以再分配與消費為取向的社會政策轉變為以生產和投資為取向的社會福利政策。
三、反貧困領域中的社會工作
1.個案輔導與團體工作
2.社區發展工作
3.參與緩貧計劃
第三節 中國的反貧困與社會工作
一、社會救濟
二、開發性扶貧與貧困地區社區發展
Ⅱ、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1、本課程采用閉卷考試形式。
2.本課程的命題考試,根據本大綱所規定的考試內容和考試目標來確定考試范圍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擴大或縮小考試范圍,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荚嚸}要覆蓋到各章,并適當突出重點章節,體現本課程的內容重點。
3、本課程考試試卷中采用的題型一般有: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和案例分析題。
Ⅲ、題型示例
(一)單項選擇題
社會工作是一種以( )為宗旨的專門職業。
A.發展社會 B.治療社會病態
C.助人 D.擴大社會福利
(二)多項選擇
社會工作者承擔的角色有( )。
A.服務提供者B.支持者C.倡導者D.管理者E. 資源獲取者和政策影響人#p#分頁標題#e#
(三)名詞解釋
社會個案工作
(四)簡答
轉型期我國社會工作的提供模式有哪些結構特征?
(五)案例分析
小亮今年讀小學三年級,父母一年前因為感情破裂而離婚,小亮被判給母親撫養。母親將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亮身上,所以對小亮的管教非常嚴厲,小亮稍微做錯一點事情,張女士就對其嚴加斥責,漸漸地,對小亮的打罵成為家常便飯。最近,因為單位效益不好,張女士面臨下崗的威脅,而小亮的父親則因為經商失敗,開始拖延支付撫養費用。學校班主任老師發現小亮在學校里也開始對同班同學使用暴力對待同班小朋友,并且經常撒謊、不交作業。作為學校的社會工作者,班主任要求你為小亮提供服務。
問題:
1.兒童的需要有哪些?
2.在上述案例中,小亮主要面臨的困境有哪些?
3.針對小亮目前的困境,社會工作者應采取什么樣的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
Ⅳ、參考書目
《社會工作概論》,王思斌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